返回網站

台股暴漲又暴跌,疫情爆發後金融市場跟經濟會有什麼結果? 美國疫情爆發一周年,一些金融科學研究的數據與紀錄

2021年5月18日

前幾天很多人問台股一直跌到底部位該怎麼辦? 今天疫情變嚴重但忽然大家都不問了(?) 。但隨著臺灣疫情爆發,正巧美國已經完成去年疫情對金融市場跟經濟影響的許多研究,投資科學A級期刊發表了特刊收錄這些科學研究結果,今天來簡短介紹幾則關於經濟、金融市場、投資人行為的發現與數據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【24單元入門投資科學 一次搞懂投資必備知識】

美國金融日記團隊獨家設計的有關投資知識的全方位課程,已經在Hahow上線。超過100則五星好評,歡迎和3000多位同學一同參與學習。

立刻看詳情 => https://bit.ly/3bBGwxr

在這門課上,你會了解關於金融市場的數據與事實、看懂投資歷史與背後的意義,判斷資訊與總體經濟對你投資表現的影響。你會瞭解股價怎麼來、計算與分析你投資的公司。你也能夠用投資科學的方法,做好資產配置、掌握你的投資報酬。

完整課程資訊 => https://bit.ly/3bBGwxr

——————

[1. 疫情對經濟成長基本面的影響]

記得去年美國疫情最悲觀的時刻,我們轉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在普林斯頓的演講。當時在暴跌的金融市場前,Prof Romer淡定的畫下左邊的圖。認為疫情只會對GDP造成一次性損失。

比照過往金融海嘯例子,疫情就算造成同樣的影響,對於GDP大約造成一次性的7.5%損失。金融市場下跌遠超過此 (S&P就超過30%)。他認為,重要的是政策要能確定讓一切活動回到軌道,才是當下應該也可以做的事情。

在各項政策推行下,經濟重回軌道,實際GDP損失只有2.3%,優於預期。

[2. 通膨還不升息,多少才夠讓Fed升息?] 

同樣的邏輯,Fed預設了理論上要有的經濟成長。同時在幾個月前開始不斷和市場溝通,通膨不會升息,一段時間連續通膨再說,經濟成長跟就業優先。

如果把數字量化,可以看到右邊那張圖。依照Fed過去委員會紀錄,2021 GDP預期達到通膨調整後的19.5 Trillion,而目前的步調依然在預估19 Trillion左右。對於Fed來說,經濟成長仍未達到理想的階段。

如果經濟成長沒有達到夠好的基本面就升息,那會因為高利率讓股價下跌(EPS成長不足),帶來不必要的可能反應。

---

[3. 金融市場- 大家狂砍股價是因為恐慌還是對基本面的悲觀?] 

三則研究不同分析方法有同樣的結果。

Landier and Thesmar (2020) 蒐集數據分析,數據顯示分析師整體下修16% 2020年的獲利預測。雖然風險意識上升、但同時面對降息對股價影響的抵銷。因此他們認為該時段股價下跌全都來自分析師下修未來盈餘預測。

Gormsen et al. (2020) 和 Gormsen and Koijen (2020) 用了不同方法分析。他們觀察選擇權隱含的股利預測資訊。選擇權隱含的大家對股利年度成長率下降8%、GDP成長率預期下降2%。年度股利預期減少17%。美國3月24號的CARES紓困法案通過後,大家對於長期的成長率預期回升、同時股市回升。而一周後4月1日,大家對於短期的股利影響的預期也回升。

也就是說,股價下跌反映的是分析師對未來基本面預期的悲觀跟下調。但這些狀況在政策介入後就得到大幅的改善。

[4. 金融市場下跌,這次不一樣嗎?] 

Baker et al. (2020) 發現,所有的疾病爆發 (1918-1919, 1957-1958, 1968),包括以前的西班牙流感,都沒有這次COVID讓大家對股市的反應劇烈。他們評估了許多原因後,認為 政府限制商家活動、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是此次美國股市對疾病大幅反映的主要原因。

疫情本身對經濟體影響,可能並沒有政府限制政策對經濟體負面影響來的大。實際影響取決於政策如何限制/協助企業基本面的營運。

[5. 哪種特性的公司受到的股價傷害最大?]

Bretscher et al. (2020) 用美國第一個COVID-19案例發生時間為基準,看在這之後公司的股價表現。他們發現總部位於感染縣市的公司有較差的表現。他們評估許多原因,認為勞動密集產業、公司位於外出活動減少的地方者受到影響最大。

[6. 疫情與公司債的流動性] 

在COVID期間,公司債的流動性溢酬特別高。投資人願意支付2%的溢酬(損失)換取可以立刻成交 (Kargar et al. 2020),這個流動性溢酬在Fed介入後消失,公司債市場回歸正常。

---

[7. 疫情有影響房價嗎? ] 

利率下跌讓房價上升。但疫情嚴重這件事情有讓房價下跌嗎? 與台灣過去SARS經驗一樣,研究發現是有的。Ling et al. (2020)發現COVID病例數量負面影響1個標準差的增加帶來0.25%~1%的商用不動產報酬率的下降。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助於減少負面報酬。不過重啟經濟體並沒有讓報酬回升。 

[8. 疫情與金融科技/P2P Lending] 

Bao and Huang (2020) 研究中國的金融科技放款。他們發現,在COVID之前,這些放款的違約率跟銀行放款的違約率相去不遠。然而在COVID期間,金融科技放款的違約率提高三倍,但同期銀行放款的違約率並沒有顯然的改變。

[9. 疫情與散戶交易、投資人情緒] 

去年春天,lockdown期間散戶的交易參與大幅上升,特別是那些媒體報導跟COVID有關的股票。散戶的參與讓流動性上升40%。整體來說,散戶閒暇時間上升會增加交易的參與 (Ozik et al. 2020)。

在自然災害後,大眾的財務情緒通常會大幅下降,特別是那些沒有預期到的負面事件。在COVID爆發初期,財務情緒大幅下降。但是在那些採取激烈紓困措施的國家,財務情緒快速回升 (Jha et al. 2021)。

---

總結:

1. 在經濟基本面上,疫情帶來一次性的負面影響,負面影響程度(2.5% GDP) 較金融海嘯(7.5% GDP)小,後續成長與否取決於是否有合適的政策。

2. 金融市場的初始暴跌來自於分析師下修公司基本面展望,較少來自恐慌情緒。後續回升來自因新政策推出的對於基本面展望的回調。

3. 疫情本身對經濟體影響小於政策對經濟體 (限制商家活動、限制服務業活動)的影響。勞動密集產業在金融市場負面影響較大。

4. 疫情本身對房價一如以往有負面影響,但利率的影響程度較大,讓總和房價上升。

5. P2P Lending的違約率上升三倍 (較高風險),同期銀行放款違約率沒有顯著改變。

6. 疫情lockdown散戶交易大幅上升,散戶時間多會增加交易的參與。

7. 投資人情緒在自然災害剛發生時會大幅下降,此時交易帶來股價大幅下降。但投資人情緒在採取激烈紓困措施的國家回升快速。

[疫情期間小提醒~] 疫情對投資人是數字,但是卻是大家真實生活的很大部分。也提醒大家生活與健康優先。調整好步調,淡定的面對抗疫生活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想認真了解投資但經常找不到完整與可靠的資訊? 美國金融日記團隊用心製作的獨家投資科學課程,帶你用一百二十年的數據與科學發現,認識不確定的投資與金融市場中確定的基本事實與知識。

【24單元入門投資科學、一次搞懂投資必備知識!】 現在加入與三千多位同學一起線上學習=> https://bit.ly/3bBGwxr 

——————

References: 

[1] Baker, S.R., Bloom, N., Davis, S.J., Kost, K., Sammon, M., Viratyosin, T., 2020a. The Unprecedented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COVID-19. The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10, 742-758

[2] Baker, S.R., Farrokhnia, R.A., Meyer, S., Pagel, M., Yannelis, C., 2020b. How Does Household Spending Respond to an Epidemic? Consumption during the 2020 COVID-19 Pandemic. The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10, 834-862

[3] Bao, Z., Huang, D., 2020. What Do Two Million Credit Lines Say About the FinTech Fragility? Available at SSRN 3734770

[4] Bretscher, L., Hsu, A., Simasek, P., Tamoni, A., 2020. COVID-19 and the Cross-Section of Equity Returns: Impact and Transmission. The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10, 705-741

[5] Gormsen, N.J., Koijen, R.S., Martin, I.W., 2020. Implied Dividend Volatility and Expected Growth. 

[6] Gormsen, N.J., Koijen, R.S.J., 2020. Coronavirus: Impact on Stock Prices and Growth Expectations. The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10, 574-597

[7] Jha, M., Liu, H., Manela, A., 2021. Natural Disaster Effects on Popular Sentiment toward Finance. Available at SSRN 3833110

[8] Kargar, M., Lester, B., Lindsay, D., Liu, S., Weill, P.-O., Zúñiga, D., 2020. Corporate bond liquidity during the COVID-19 crisis.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

[9] Landier, A., Thesmar, D., 2020. Earnings Expectations during the COVID-19 Crisis*. The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10, 598-617

[10] Ling, D.C., Wang, C., Zhou, T., 2020. A First Look at the Impact of COVID-19 on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rices: Asset-Level Evidence. The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10, 669-704

[11] Ozik, G., Sadka, R., Shen, S., 2020. Flattening the illiquidity curve: Retail trading during the COVID-19 lockdown. Available at SSRN 3663970